何清平事跡介紹
  何清平,女,重慶日報記者。
  作為一名黨員記者,何清平具有堅定的政治信念、高度的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始終對工作充滿激情,保持強烈的敬業精神和進取精神,作風扎實,能力突出。曾參與黨的十八大、全國兩會、市委全會等重大報道。
  從業以來,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她堅持“走轉改”,進巷子、進社區,做到每周必到基層,每到基層必問民聲,每年採寫民生稿件上百條。同時,她還不忘社會責任,堅持做一個不倦的社會良知的守望者。這些年來,她先後參與新春進基層、踐行群眾路線活動等主題活動,幫助身患重疾的孩子、孤獨的空巢老人、賣不出柑橘的農民等奔走呼籲,做到群眾有難事,記者有回應,報道有反響,踐行了一名黨報記者發出好聲音、傳遞正能量的職責。
  夏蘊秋事跡介紹
  夏蘊秋,女,重慶之聲記者。
  作為採訪部的一名記者,工作七年來,夏蘊秋一直嚴格要求自己,首先在思想上和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在實際工作中,踏實、認真、負責,採制的多篇稿件獲得中國廣播影視獎,其中,《傅天琳的檸檬人生》榮獲中國國際廣播新聞獎2010年度優秀對外廣播節目評選優秀合作獎三等獎。另外也多次獲得重慶新聞獎特等獎、一等獎以及三等獎。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新聞戰線“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中,夏蘊秋表現出色,先後參與採訪了大學生社會實踐、最美鄉村教師系列採訪報道、科技下鄉、走轉改等。在實際工作中,她也熱衷跑社會新聞,深入基層,為群眾解難事。2012年前後,全國範圍內校車安全事故頻發,她採訪各方報道了《人民小學校車風波》,這篇稿件也獲得了第十五屆重慶新聞獎(廣播電視類)一等獎。
  朱丹事跡介紹
  該同志始終堅守正確的政治立場,主動圍繞全市工作大局,積極服務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做好各類新聞報道。她始終嚴格遵守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堅持客觀公正的職業理念,堅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忠於事實,追求真理的職業精神,業務成績突出,工作作風優良。
  該同志積极參与新聞戰線“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長年深入基層,體察民情,製作了大量優秀的民生專題節目。
  該同志還熱心為群眾解決難題,例如今年年初《山裡娃的冬天》播出後,彭水縣連湖鎮回龍小學孩子們貧困的現狀引起了社會關註,觀眾紛紛打來電話,通過該同志聯繫協調捐款捐物,解決了農村孩子過冬難的問題。
  談露潔事跡介紹
  談露潔,女,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談露潔投身新聞事業7年,主要負責報道領域為時政要聞、市政建設和新聞人物三大方向。在新聞戰線“走基層 、轉作風、改文風”活動中,她堅持深入工地、街道、巷子,挖掘來自基層的第一手新聞。她也長期活躍在橋梁、高樓、軌道建設工地,觀察和記錄城市發展軌跡;她與小人物交朋友,書寫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她樂意幫群眾排憂解難,傳播真善美。
  她採寫的稿件多次榮獲全國和省級新聞獎項,其中,《你教會我活著便是最大的恩賜》榮獲2012年度全國晚報新聞獎特等獎;《重慶團五位代表建議已寫入新法草案》獲2012年度重慶新聞獎二等獎、重慶人大好新聞一等獎。
  劉琳事跡介紹
  劉琳,女,重慶晨報記者。
  從2007年進入重慶晨報都市新聞部工作以來,劉琳一直以來從事社區新聞的採訪工作。在採訪中,她認真實踐“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主動和群眾打交道、傾聽他們的話語和心聲。親近百姓,瞭解更多群體和個人的故事,這是她對自己的要求和期許。2011年,劉琳採寫的《一諾千金!他為戰友母親當兒子二十年》獲第二十二屆中國新聞獎報紙通訊類作品二等獎。這是一條來自基層,來自家庭之內的親情故事、友情故事,它用真善美的正能量打動了自己,繼而打動了廣大讀者。
  今年,她採訪璧山藍氏家族時瞭解到該家族多人年過40即失明,缺乏系統診斷導致家族內部人人自危。新聞見報後,重醫附一院和大坪醫院眼科醫生上門為藍氏家族體檢,解釋病理並分析該疾病的遺傳性演變,排除家人心中疑雲。
  李天春事跡介紹
  李天春,男,華龍網政務部資深記者。
  李天春政治思想素質過硬,新聞從業經驗豐富,工作中踐行新聞戰線“走轉改”精神,長期深入田間地頭、村社街道採訪,時刻不忘社會責任,以踏實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努力幫助基層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去年10月,他在綦江區隆盛鎮採訪過程中,策划了《綦江的柿子紅了 村民盼你來採摘》系列新聞報道,幫助該鎮梨子村賣掉50噸面臨爛市的優質柿子,為兩千多村民解決了實際困難,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反響。今年以來,他深入38個區縣鄉鎮(街道)、村社採訪,發表了96篇新聞報道,真實反映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變遷,弘揚了主旋律,傳遞了正能量,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贊譽。
  堯華燕事跡介紹
  堯華燕,女,28歲,三峽都市報記者。
  堯華燕自2007年大學畢業進入三峽都市報工作以來,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恪守職業道德,踏實工作,謙虛好學。經過6年的歷練,已成長為業務骨幹。其採寫的多篇新聞稿件先後獲得重慶市好新聞一、二、三等獎。其中,有“萬州張海迪”之稱的蘇相宜系列報道獲重慶首屆慈善好新聞獎。
  在新聞採訪中,她一直身在基層,走在一線,採寫了大量來自基層的鮮活報道。其中,曾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缺錢不缺德”的棒棒鄭定祥,便是她在“走轉改”活動中抓到的鮮活典型;獲2012年“感動重慶十大人物”的蘇相宜也是她深入一線挖掘到的典型。
  楊波事跡介紹
  楊波,男,渝中區電視臺記者。
  楊波在新聞工作中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在堅持做到新聞宣傳內容的真實性、報道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的同時,做到以情動人、以情感人、傳遞正能量。
  在節目攝製過程中,他認真選擇拍攝角度,熟練應用拍攝技巧,做到構圖精美、視覺獨特。無論是新聞報道、專題節目,還是現場錄像,都力求做到最好。
  作為基層新聞工作者,他堅持在採訪中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反映百姓生活,反映經濟社會各方面建設成就。2010年,在採訪中瞭解到望龍門街道農民工黃和平堅持為身邊老人服務十餘載這條線索後,他立即深入現場採訪,多角度瞭解實際情況,寫出《好人黃皮匠 真情動巴渝》系列報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何江濤事跡介紹
  何江濤,男,黔江區廣播電視臺記者。
  何江濤忠誠黨的新聞事業,堅持黨性原則,堅定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強,嚴守新聞宣傳紀律,恪守職業道德,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輿論環境。
  9年來,該同志一直在新聞第一線從事採訪工作。在工作中,積极參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新聞戰線“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深入基層、深入生活、密切聯繫群眾,策劃並參與多個系列主題採訪活動,在瞭解群眾心聲、關註傳統文化、制止請客斂財之風、監督城市違規建房等方面採寫了大量的新聞稿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顏明華事跡介紹
  顏明華,男,36歲,巴南日報社記者。
  顏明華1995年起從事新聞通訊員工作,1999年起正式從事新聞工作。先後獲得過全國、省級新聞獎一等獎,重慶市新聞獎一、二、三等獎,以及市委宣傳部、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巴南區委區政府各類表彰。
  在18年的新聞從業經歷當中,他堅持群眾路線,總是胸懷激情行走在新聞一線,甘於寂寞思考在新聞幕後,撰寫了大量具有思辨性的深度報道和評論,《農業經濟呼喚風險預警機制》、《從抗旱救災看黨委政府的執政能力》、《“四問新型城鎮化”系列述評》等成為各級黨委、政府決策的參考依據。他積極通過新聞實踐從事理論研究,根據對日常新聞素材的分析研究,撰寫了國內首部政府新聞策劃理論專著《暗戰-體制改革下的政府策劃》,填補了策劃學術研究領域的一個空白。  (原標題:第二屆重慶市“十佳巷子記者”先進事跡介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x29fxdm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